来源:互联网新闻 时间:2020-04-28 18:44
新蓝网-中国蓝新闻客户端8月3日讯 眨眼瞬间,狂风大作,大暴雨倾注而下。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温酷暑,杭城昨夜(8月2日)终于迎来了一波令人称快的强降雨。杭州气象台发布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,浙江其它地方也遭遇了强雷雨天气,杭州和湖州局地雨量超过150毫米。省气象台预计,未来3~5天,浙江仍然多雷阵雨天气,易出现局地短时暴雨、雷电、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。
强降雨侵袭而下,杭州城区有短时积水,但却没有大面积“看海”。回想起2014年1月,杭州市政府正式出台了《杭州市城市防汛排涝三年行动计划》,准备花三年时间,将杭州城内的涝水整治好。如今,杭州交出了满意的答卷,这次的暴雨和入汛后接连不断的强降水,杭州都“扛”了过去,就连容易发生内涝的城西区域,也几乎没有出现市民趟水出行的景象。
那么,这三年杭州都做了些什么呢?
杭州“排水神器”各显神通 闲林水库成为城西防洪的“生力军”
城东三堡排涝工程:今年汛期时,运河拱宸桥水位2.13米,三堡排涝工程的四台水泵机组开了一组,排水平稳。当运河水位过高,无法往下游排泄时,泵站内的水泵就会启动,把运河水往钱塘江排。三堡泵站的排涝能力可达200立方米/秒。如果4台水泵机组一天24小时全开,可以把1.5个西湖的水全部排干。三堡排涝工程有效缓解了杭州城区内涝。
今年,江干区域将以备塘河三期骨干河道的建设为重点,进一步完善城东地区的主干河网。
闲林水库:从去年的6月7日通过有关部门组织的蓄水安全鉴定后,闲林水库就开始发挥防洪能力了,在特别的汛期,不是“放水”,而是“接水”。闲林水库设计库容为1984万立方米,大坝高74米,正常蓄水位70米。闲林水库不仅在梅汛期下闸蓄水,还经历了“灿鸿”台风的考验,在去年夏天的梅雨和台风期间,上游17平方公里的降水和地表径流,全部被水库截住了。工程建成后,结合河道整治,下游地区防洪能力由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,为城西防洪防涝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
闲林水库
除此之外,杭州大刀沙泵站新增排涝功能工程于7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,一天可为留下排涝130万立方米,缓解汛期西湖区留下街道的城市内涝汛情。
城区积水点迅速处理“海绵新材料”:今年汛期时,密渡桥路出现了暴雨过后地面依旧是干的“神奇”情况,这要归功于杭州建设海绵城市的试点工程。密渡桥人行道有一段用的是仿花岗岩硅砂滤水砖,这种新材料最大的好处就是“吃水”快,一桶水倒下去,它毫不犹豫就能吸收。
闲林水库、三堡排涝泵站、钱江排涝枢纽、顺坝排涝站、华家排涝站、四工段排涝闸等一批骨干防洪排涝工程相继建成,使沿江排涝能力大大提升。“五水共治”排涝水工程项目、峰会保障项目也为杭州城区防洪排涝发挥重要作用。
浙江各地防洪排涝均有新突破 太湖遇超标洪水仍能安全度汛期
今年入梅以来,降雨猛,太湖及河网水位继续快速上涨。7月3日,太湖水位达到4.65米,这也是1999年大水后,16年来流域第一次发生超标准洪水。
为保障太湖防汛安全,浙江逐步加大杭嘉湖南排工程排水力度,坚决支持太湖防总调度。浙江省境内的东苕溪导流东岸口闸开闸分泄洪水,杭嘉湖南排工程闸泵在工程全力排水,同时启用杭州市三堡泵站和平湖市独山闸参加排水。据统计,从4月1日至7月6日,太浦闸排泄太湖洪水19亿立方米,沿杭州湾南排排泄太湖洪水15亿立方米。
虽然太湖流域降雨多、河网水位偏高,但尚未出现严重汛情和灾情。今年入汛以来,环湖大堤、太浦河、杭州湾闸(泵)等流域水利工程以及区域防洪工程充分发挥防洪、除涝作用。
太湖流域
湖州太嘉河治理工程—“水傍太湖分港流”,湖州伴水而生,河网密布,全域内有各类河道7373条。一到雨季,河水暴涨,极易遭受洪涝灾害。据统计,在有记载的2000多年中,湖州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约为3.5年一次。
2014年9月,总投资19.08亿元的太嘉河工程开工建设。该工程通过幻溇港、汤溇港两条入太湖骨干河道及支流河道整治,双向引排水泵站建设等增加河道行洪能力,确保太湖水进得来,平原水体流得动。截至今年3月底,主体工程开工岸线73公里,占总长的92.4%,建设完成护岸底板67.537公里、护岸挡墙65.63公里,桥梁38座,开工建设水闸6座、排涝闸站2座。
瑞安天井垟支流治理工程—瑞安天井垟河道支流治理工程位于我省有名的涝区——瑞安天井垟,该水域覆盖马屿镇、曹村镇和仙降街道,骨干河道长59公里。这里三面环山,一面临江,因形似天井而得名。由于地势低洼,河道行洪断面不足,加上飞云江潮水顶托,导致洪涝灾害频发,部分村庄的防洪排涝能力仅一年一遇。
瑞安市从2011年就开始治理天井垟水系。主要水域治理完成后,连续两年台风以及特大洪涝灾害中,都经受住了考验。如今正在完善的支流工程,完工后将大大提高防洪排涝的能力。
余姚姚江城区堤防工程—余姚地处四明山麓、姚江中段,上游来水迅猛,下排通道有限,是典型的洼地。2013年“菲特”台风过境时,余姚被上下游洪水顶托,致使姚江水漫堤,城区受淹,损失惨重。
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,余姚防洪是一个流域性的系统工程,除姚江城区堤防包围工程外,余姚还实施了姚江西分工程、姚江北排工程、四明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等工程,分担姚江水位汛期压力。
按照计划,姚江北排工程中陶家路江二期整治工程也已经进场施工,计划到年底完成总体进度50%。四明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同时开工,计划在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。余姚城北圩区候青江泵闸排涝工程,计划在明年7月15日之前具备通水条件,届时可有效提高城区防洪排涝能力。
浙江拟5年投千亿建“高速水路”推进平原排涝能力
2016年7月27日,浙江省水利厅厅与省发改委一起发布《浙江省水利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,其中首次提出了打造“高速水路”计划——今后5年,浙江省计划投资约1000亿元, 在杭嘉湖、萧(山)绍(兴)、宁波、台州沿海、温州沿海等省内5大平原建设“高速水路”,缓解平原地区洪涝灾害。
目前“高速水路”建设已启动,全省第一个接力泵站余姚北排工程泗门泵站已建成。按照《规划》,浙江将在杭嘉湖、萧绍、宁波、台州沿海、温州沿海等省内5大平原建设43项骨干排涝工程,通过拓浚通道、扩大强排等措施,增加排水出路,整治河道将达2200公里,新增强排能力2000立方米每秒,完善主要沿海平原网络化强排布局,以提高区域外排能力。